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电话:400-123-4567

公司新闻

南宫NG28应对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实验室2023年度学术报告会在我校召开

  12月1日—2日,应对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实验室2023年度学术报告会在学校金明校区和郑州校区召开。

  12月1日下午,应河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邀请,实验室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院士和碳中和监测与评估中心副主任王德英出席“碳中和交叉研究与应用论坛”并作特邀报告,碳中和交叉与应用多名领域专家参会作报告,学校160多名师生参加论坛学习和交流。张小曳院士在论坛上作了“我国碳中和路径的思考及河南碳中和最优路径实现模拟器关键技术研发”的主旨报告,介绍了碳中和研究中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联合攻关的重要意义,报告了地球系统模式与集成评估模型双向耦合技术研发的最新进展、2℃目标下我国和河南省碳中和最优实现路径的模拟结果。

  王德英作了“基于大气CO2浓度监测的气候变化新业务及思考”的主旨报告,详细介绍了河南省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自上而下”同化反演碳源汇的可监测、可核查、可支撑“新三可”系统(CCMVS)及河南多尺度碳源汇研究进展情况。

  12月2日上午,实验室执行主任苗长虹主持召开2023年度学术报告会,会议在郑州校区设主会场,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在学校明伦校区设立分会场。会议邀请了国家杰青、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邓祥征研究员,国家级青年人才、清华大学张达副教授出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碳中和监测与评估中心仲峻霆、郭立峰2位专家及实实验室多位学术骨干作报告,来自中国气象科学院和我校实验室师生近100人参加了报告会。

  苗长虹简要介绍了实验室组建一年来的进展情况。他表示,实验室成立以来,瞄准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在科学研究、技术突破、团队建设、人才队伍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一年的筹建,服务国家和地方决策能力已初步彰显。

  实验室主任张小曳院士简要介绍了实验室组建以来聚焦中国和河南碳中和最优路径和碳源汇监测评估等研究的开展情况和所取得的进展,同时鼓励实验室成员要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瞄准“双碳”战略,集聚优势学术力量,形成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方向,聚焦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为国家和河南省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科学支撑和决策咨询和学科持续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报告会围绕碳减排监测评估与碳市场南宫NG28、碳监测评估技术与方法、能源转型与新能源评估、极端天气与社会应对四个主题,大家进行了学术汇报和交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邓祥征研究员分享了其团队基于MRIO混合生命周期分析模型对中国食物系统减排方面的研究进展。清华大学张达副教授报告了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进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仲峻霆和郭立峰分别介绍了支持核校我国及区域不同尺度碳源汇变化的最新进展和全球及区域同化反演系统的构建技术与应用情况。河南大学崔耀平汇报了基于高分影像的精细化碳汇信息提取方法。魏巍介绍了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转型不同策略对经济可持续性的影响。高扬汇报了量化陆地风能太阳能稳定性及互补效应的方法。卢鹤立探讨了城市三维形态下光伏潜力评估的技术框架。赵宏波以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为案例介绍了城市洪涝灾害评估和韧性应对的研究进展。最后,与会专家对后续研究工作进行讨论。

  河南大学“应对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实验室”是由河南大学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于2022年联合创建的新型实验室,主要开展气候变化及其效应、碳源汇监测模拟、碳中和路径、降碳减污、城乡绿色转型、绿色低碳地理工程应用等研究。本次会议是实验室2023年度的学术交流总结会议。立足新的起点,面向新的征程,实验室将接续奋斗,昂扬奋进,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